还记得十几年前,商河人要去济南,先得颠簸着走国道、省道,最怕河水涨,得过轮渡。那时,整个县城对外靠的就是两条大路,没有高速,没有铁路,更别提飞机场和港口。身在“四无县”,发展总像隔了一层窗户纸,老百姓说得实在:出趟远门真折腾。
可你要是最近再来商河,怕是都不认得了。最新一段高速刚一通车,直接连上了京沪高速,这下从商河出发,南来北往顺溜多了。年底前,高德高速的商河段也要全线通了,交通主干一条条修到家门口,速度和便利不是之前能比的事。“走哪都方便,串亲戚、跑生意,一路好心情”,这句商河人的自豪身边随时能听到。
想当年,县里的第一条沥青路引来多少围观。后来,一波波工程,国道、省道不断修,直到济乐高速2015年开通,商河才迎来高速时代。紧接着有了铁路,货运站点也投用。不怕你笑,2015年之前,商河人想搭高铁、坐飞机,想都不敢想,上了新闻还是“靠国省道养活全县”的范本。
可换了思路,商河人凭着股拼劲,开始琢磨怎么搭上立体交通的快车,2020年那会儿,不光有了铁公机项目落地,机场也建起来。快的人真看得眼花:高德高速、济滨高铁一个接一个上马,到2026年,和周边主城区高铁一通,商河与济南、北京、上海的距离一下子拉近。想象一下,15分钟能到济南机场,1.5小时到北京,4小时进上海,这就是速度带来的改变。
城市里头,道也宽了路也多了。过去出小区左两步是丁字路,右脚还得绕圈子。现在,路一条条通到家,照明、绿化、标准都不马虎。据说这几年完工的市政路就有10多条,市民点赞出行“拎包就走”。企业更高兴,“济商大道”一修通,不光员工省时,货物进出都省力,商河的企业也更有动力和外地合作。
别光盯着热闹城里。以前农村的路,一下雨全村满地泥,现在柏油路“村村通”,搞得干干净净,哪怕大爷大妈拉一兜蔬菜进城也方便。县里还组建了三级物流体系,各种快递基本“半小时圈”送到,村民网购、寄东西都不发愁,10条专线跑满全县,乡亲们觉得“离大城市真不远了”。
为了让路修得好、管得住,商河县还推行了“三级路长制”,危桥要翻新,超载货车要查,路域环境一年比一年整洁,群众满意度连年提升。商河现在不止有了出县的大动脉,更有串村的小毛细血管,城乡一体化进度肉眼可见。
商河的这些年,说白了就是“路通百业旺”,走出了“四无”局限,成了省会北部响当当的交通新枢纽。你家所在的路,有没有发生过类似变化?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体会。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和兴网-配资炒股 配资开户-网上如何开户炒股-股票平台排行前十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