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事件的爆发,日本侵略者不再隐藏其侵略野心,而是公开发起了全面的入侵战争。从这一刻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尽管此前,国内的军阀们为了争夺利益和地盘,互相勾心斗角,彼此争斗不断,但当面对外来侵略者时,中华民族的军民却迅速团结一致,联合抵御日寇的侵略。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应运而生。红军主力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朱德总司令担任总指挥,彭德怀大将军担任副总指挥,而在南方活动的红军游击队则组成了新四军。新四军成为了抗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新四军的成立,初期下辖四个支队,总兵力约为1万多人,军长由叶挺将军担任。叶挺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将领,还是独立团的团长、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并以“人民军队第一任总司令”之名载入史册。然而,叶挺的命运却充满坎坷。皖南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将其逮捕,并将其长期监禁。即便在遭遇囚禁的困境中,叶挺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宁死不屈,绝不与蒋介石妥协。老蒋虽然想直接处置叶军长,但由于叶挺的威望和国际影响,他不敢公然谋害,只能将其长期软禁。直到抗战胜利后,叶挺才重获自由。
展开剩余71%在叶挺被囚禁期间,新四军军长的职务由陈毅担任。陈毅作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的司令员,早在皖南事变之前就是新四军的核心人物,具有极高的指挥能力。在他的带领下,新四军重新组建,并得到了快速扩展,人员编制比之前扩大了数倍。作为新四军的军长,陈老总不仅在组织和指挥上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也为新四军的壮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在解放战争中,陈毅被任命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成为一位独当一面的军事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新四军的第一任军长叶挺将军,虽未亲自获得元帅军衔,但他的贡献和地位不容忽视。遗憾的是,1946年4月,叶挺在从延安返回途中遭遇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未能亲眼见证革命的胜利。
新四军的副军长一职,曾有三位杰出的将领担任。第一位是项英,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战期间,项英担任新四军副军长,尽管只是副军长,但在新四军内部,他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四军内部的许多党内会议都是由项英主持,甚至连当时的叶挺也没有资格参与,因为他还不是党员。如果项英未在皖南事变中不幸遇难,他很可能在之后担任华东野战军政委,甚至成为华东军区的政委或华东局的书记。
第二位是张云逸,他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之后在北伐战争中也有过突出表现。他曾是红七军的首任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云逸被安排来到新四军,担任参谋长,并兼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张云逸被任命为副军长,协助陈毅重建新四军,同时还兼任第二师师长,成为新四军的重要人物。解放战争期间,张云逸被任命为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负责解放区的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广西的最高军政负责人,直至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第三位是罗炳辉,他是战火中历练出来的名将。毛主席曾高度评价他为“耿直,会打仗”的军事才俊。罗炳辉在抗日战争初期,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与陈毅并肩作战,屡次打退日军和伪军的扫荡,为巩固根据地和扩大抗战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罗炳辉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并兼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然而,在同年6月21日,罗炳辉因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年仅49岁。
总结来看,新四军的三位副军长,项英因皖南事变牺牲,罗炳辉因病早逝,只有张云逸见证了革命的胜利,并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新四军的这些英雄人物,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发布于:天津市和兴网-配资炒股 配资开户-网上如何开户炒股-股票平台排行前十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