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中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之五
93.信
xìn
(1) 诚信。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
(2)可靠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3)真实的。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祭十二郎文》)
(4)信物,凭证。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5)信使,媒人。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6)音讯,消息。长天茫茫,信耗莫通(《柳毅传》)
(7)相信,信任。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
(8)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9)确实,的确。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10)随意,任凭。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并序》)
shēn
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94.兴
xīnɡ
(1)兴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2)发生,抒发。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3)起,挺起。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孟子见梁襄王》)
(4)发动,调动。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
(5)兴盛,昌盛。忧劳可以兴国。(《伶官传序》)
xìnɡ
(1)兴致。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
(2)《诗经》六义之一,指一种写诗手法。
朱熹曰“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集传》)
95.行
xínɡ
(1)行走。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2)前往。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
(3)经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4)①实行,施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作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5)古诗的一种体裁。《琵琶行》《兵车行》。
(6)行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7) 即将,将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并序》)
hánɡ
(1)行列,队伍。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2)辈分。汉天子,吾丈人行也。(《汉书·苏武传》)
(3)量词。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并序》)
96.幸xìnɡ
(1)临幸。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希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孔雀东南飞·并序》)
(3)幸运。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祭十二郎文》)
(4)侥幸。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97.修xiū
(1)①整治,修理。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②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2) 学习,遵循。修养,修行。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3)编纂,编写。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4)长,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5)①修饰,装饰。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汉书·冯奉世传》)
②善,美好。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98.徐xú
慢慢,缓缓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99.许xǔ
(1)应允,答应。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赞同。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4)处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5)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相当于“左右”“上下”。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6)这样,如此。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100.阳yánɡ
(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2) 太阳,阳光。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温暖。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101.要
yāo
(1)半路拦截,邀请。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2)相约,约会。虽与府吏要(《孔雀东南飞·并序》)
yào
(1) 总括,概括。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
(2) 关键,险要。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102.宜yí
(1)应该,应当。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2)适宜,合适。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103.遗yí
(1)遗失,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2)抛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3)离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 排泄(大小便)。
顷之三遗矢(屎)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5)遗留。······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wèi
(1) 送给,给予。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104.贻yí
(1)赠送。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①遗留,留下。传之子孙,以贻后世。(《尚书序》)
②造成。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
远罹构害。(《柳毅传》)
105.易yì
(1)交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3)轻视。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五蠹》)
(4)替代。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5)容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并序》)
106.阴yīn
(1)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2)阴影,树阴。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察今》)
(3)阴天,没有阳光。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4)暗中。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张衡传》)
(5)阴险。少时阴贼。(《游侠列传》)
107.右yòu
(1)右边。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2)上。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3)豪强。西州豪右,并兼。(《陈宠传》)
108.再zài
(1)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两次。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109.造zào
(1)制定。怀王使屈平造为宪令。(《屈原列传》)
(2)访,到。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促织》)
110.知
zhī
(1) 认识。知识。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知觉。其无知,悲不几时。(《祭十二郎文》)
(3)交情。绝宾客之知。(《报任安书》)
(4) 知道,知晓。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
(5)管理。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6)了解。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管,过问。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zhì
通“智”。智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11.致zhì
(1)情致,情趣。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2)招来,招纳。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3)表达。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4)到,到达。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5)尽,极。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112.质zhì
(1)①以财物或人员作抵押,可译为“作人质”或“作抵押品”。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②指留作抵押品的人或物,可译为“人质”或“抵押物’。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2) 通“贽”,初次拜见尊长的礼物。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3)③通“锧”。刑具。杀人时做垫用的砧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4)询问。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113.治zhì
(1)治理,管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2)整理。于是约车治装(行装)(《冯谖客孟尝君》)
(3)讲求。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4)对付,抵御。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5)太平,安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6)治理好国家。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7)医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8)营造,修建。萧何治未央宫。(《高帝纪下》)
114.诸zhū
(1)众多,各。怀王与诸将约曰(《鸿门宴》)
(2)相当于“之于”。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3) 相当于“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115.贼zéi
(1)害。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
(2)刺客。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秦始皇本纪》)
(3)敌人,仇敌。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伶官传序》)
116.族zú
(1)家族,同姓的亲属。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2) ①种族,民族。聚族而居。(《少年中国说》)
②类。士大夫之族(《师说》)
(3) 灭族,刑及全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4)一般的。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117.卒zú
(1)步兵,泛指士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2)直到。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序》)
(3)尽,终。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并序》)
(4)终于。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5)最后。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齐人有一妻一妾》)
(6)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cù
通“猝”,突然,急遽。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118.走zǒu
(1)①疾行,跑。
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
②逃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2) 奔向,趋向。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 趋向,延伸。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119.左zuǒ
(1)方位名词,左边。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2)古代地理以东为左。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慢》)
(3)车上的尊位,古代车上以左为尊。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信陵君窃符救赵》)
120.坐zuò
(1)座位。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2)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
(3)坚守,守定。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4)因……犯罪。坐法去官。(《史记》)
(5)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6)空、白白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和兴网-配资炒股 配资开户-网上如何开户炒股-股票平台排行前十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