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鹰潭日报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智慧化方向转变,并成为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运用数智技术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驱动课堂改革
数智技术对职业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之一就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数智技术可以通过学情分析系统动态生成学生画像,为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并以对话式交互深化知识理解。数智技术让职业院校教师从传统的“讲课者”转变成“AI教学者”,力求通过人机协同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实施环节要注意搭建“AI+学科”的智能教学平台,构建数字驱动课堂互动模式,建立教师与AI协同备课机制,形成教学、反馈、优化闭环,为培养适应产业变革的新质人才奠定基础。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教育链与产业链闭环
数智技术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可通过搭建产教融合云平台进行产业链岗位技能需求对接,及时了解区域产业升级动态,从而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上的调整。比如针对智能制造领域,可依据企业设备联网数据提取新型技能清单,反向设计模块化课程系统,确保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相对应。此外,可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企业真实生产场景数据同步至教学系统,实现“教学清单”与“生产工单”数据同源。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从“应用工具”到“引领创新”
在数智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新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是核心驱动力,教师的数字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非常重要,要建立分层赋能的数字素养培养机制,打造“数智教改”实践共同体,设立数字教改专项课题,引导教师将产业真实数据转化为教学资源。为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将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和项目申报、职称评审挂钩,激励教师参与教育AI算法优化、智能教具研发等创新活动,形成数字教育创新生态。
多主体联动,创设“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生态系统
《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指出了职业院校在培养数字技术型人才中的主体责任,各职业院校需遵循政策要求,依托数智技术,协同其他学校、企业共同培养新质人才,创设“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生态系统,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新范式,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与数字中国提供高质量技能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和兴网-配资炒股 配资开户-网上如何开户炒股-股票平台排行前十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